雙十一已過,下面到了開始收快遞的時節(jié)了,消費者肯定天天樓上樓下的跑,大包小包的抱回家,那么針對一下進口食品,這些進口食品的保質期,以及如何保質,各位消費者可懂得?下面給大家介紹下,各地區(qū)對食品保質期的規(guī)定是如何的。
新《食品安全法》和有關國家標準規(guī)定,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。保質期相當于企業(yè)為自家食品向消費者給出的承諾——在此期限內,該類食品的風味、口感、食用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保證,可以放心購買。
食品的保質期由兩個元素構成,一個是食品貯存條件,一個是食用期限,兩者密切相關,不可分割。生產企業(yè)必須在食品標簽中標注出貯存條件,標注內容常見的有:常溫下保存、避光保存、冷藏保存、冷凍保存等。如果不按標注的貯存條件來保存食品,勢必會縮短食品的保質期,甚至導致食品腐爛變質,使之喪失食用安全保障性。
通常來說,易腐爛變質、易氧化的食品對貯藏條件要求高,保質期相對其他食品來說也較短,比如水分、蛋白質、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品。此類食品超過保質期后,較易引起有害微生物繁殖、脂肪酸敗等變質反應,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。其中,尤以奶肉類制品及食用油類食品需要特別注意保質期。
美國依據食物的性質來標明保質期,一般有四種形式。第一種是食品外包裝箱上都必須標明“銷售截止日期”,這種形式的保質期提示商家只能在此日期之前銷售該類食品,但并不意味著超過這個日期就不能食用,而是給消費者購買該類食品后的貯存和食用保留充分時間;第二種標注的名稱是“最佳口味期”,意指這種食品味道或者品質最佳的時間段。
第三種被稱為“食用期”,與國內食品標注的保質期類似,指的是食物可食用的最終日期,假如超過這個日期,超期的食品就必須被銷毀處理;第四種除了表明保質期以外,還要標明“封箱包裝日期”,便于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后的溯源和問責。
歐盟規(guī)定食品保質期的標注的格式有兩種,分別是“在此前食用”和“最好在……之前食用”。前者通常在一些易腐爛變質的食品上標注,提示消費者在保質期之后食用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;后者則針對其他普通食品,提示消費者在保質期之后可以食用該產品,但其口感和味道可能會受到影響。
日本對于食品保質期的規(guī)定十分嚴格,其形式主要有“消費期限”和“賞味期限”兩種?!跋M期限”多標于貯藏條件要求高、容易腐爛變質的食品包裝上,比如生鮮類食品,表示在包裝、封口完好的情況下,這種食品能夠安全食用的期限?!百p味期限”多標于不容易變質的深加工食品包裝上,比如在常溫條件下可以保存的食品,提醒消費者在此期限內可以確保該產品的品質和味道正常。
檢驗檢疫部門提醒“剁手黨們”,在熱衷于海淘選購進口食品、享受異域風味的同時,應避免沖動消費,不要因為商家優(yōu)惠促銷就大量囤貨,以免出現在過期之前無法食用完全的情況。遇到降價促銷和捆綁銷售的產品,要時刻注意保質期,因為它們往往是臨近保質期的食品,如果打算購買,請盡快食用。
此外,假如發(fā)現商家在銷售過期的進口食品,請保留好購物憑據,然后向相關質量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。